News

再来人  |   活动资讯  |   资讯中心  |   留学热点  |   正文

留学生们未来5年,10年,20年的路究竟在何方?

20 Sep 2019 · 再来人

我们为什么选择去美国留学?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工作前景?毕业后,我们又该往哪里去?

  我们为什么选择去美国留学?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工作前景?毕业后,我们又该往哪里去?以下是Swathmore College前辈校友的文章,除了详细分析留学的利弊外,更从5年,10年,20年各个阶段来探讨的留学对我们人生的意义。

  留学美国的“付出”,不仅仅是高昂的学费

  美国大学一年读8个月的书,大概30周的课。当我们把每年高昂的学费除以30,再除以每周五天的上课时间之后,那每天高达千元的学费忽然间就变得如此怵目惊心。可是,这远远不是我们所付出的全部。

  在我们踏上托福考场,写下第一篇申请文书,递交第一份Application的时候起,我们已注定远行,远离父母,独在异乡。“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天下没有一位父母愿意送子女去天涯之外,虽然他们毅然决然,为了孩子心中的未来。我依然记得母亲6年前机场送别之时的泪眼朦胧,那种“父母渐渐老去,而吾等却不能在其左右”的有心无力感,我想也是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承担的吧。

  而大学生活中,因为口语很烂无法融入上课讨论,或者因为文化差异听不懂周围人的笑话,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类似的无奈和尴尬。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些挫折归类到“收获”中去,虽然有自己找罪受的作孽感,但是学会微笑地去拥抱失败,让每一次挑战和痛苦成为自我蜕变的最好见证,难道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留学美国的“收获”:快乐求知,包容差异,自我选择

  1)让我们找回对知识最纯粹的热爱

  在此,请允许我分享一个可以说曾启迪了我人生的经历。 那是我在Swat sophomore year的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凌晨11:30,当大多数Swatties都加入到了校园各处的party中把酒言欢的时候,我在我们图书馆lounge碰到了一个我物理课上同学,David。他正横躺在沙发上,很专注地阅读柏拉图的《The Republic》。因为我知道这哥们没有在上任何哲学课,而且又是工程专业的,所以我很疑惑地问:你为什么要读这个?

  然后David回答我说,”Why CAN'T I read this?" (我为什么不能读这个?)

  夸张的说,那个时刻,David的头上我分明看到了一圈圈的圣光---这是对知识最本质的热爱,求知仅仅是因为喜欢,也就是英文中的intrinsic pleasure. 在当下“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很多人文基础学科(如物理 历史)因为缺乏直接的社会应用从而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时候,我想我会感谢是Swat,确切说是那些我周围的Swatties,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和那无法掩盖的,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喜爱,让我找回对知识最纯粹的热爱。

  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个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微积分和统计正态分布?因为我们想透过历史了解社会的变迁,通过数学感受严密推理的乐趣,不为更高的GPA,不为更高薪水的工作,只是想满足一个“人”对于了解自身和周围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2)包容差异,拥抱多元世界的共存

  多元化,英文中的diversity,一直是几乎所有美国大学都在宣扬和坚持的价值感。也就是因为对于多元化的推崇,这才给了像我们中国学生这些国际学生前去就读的机会。从表面意义上分析,如果一个大学的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和个人兴趣,来自不同的社会阶级和文化群体,甚至拥有多样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每一个个体就可以“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心态,博采众长,开阔视野。但我觉得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层面,大学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学会包容差异,去容忍,接受,从而欣赏和你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

  比如说我自己可能不喜欢夜夜笙歌,每周末都去Party,但我又是否可以接受并尝试着去理解我三任美国室友每周五的尽情愉悦?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人的娱乐放松方式不一样,这取决于个性和文化,或许你更享受和好朋友去KTV唱歌,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欢酒精的快感,舞曲的动感。两者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就像伏尔泰所说的一样,“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当我们可以学着去包容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甚至可以学会去欣赏我们的对手或敌人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宽容。回顾人类文明过往千年的进程,无不都是在对立和矛盾中寻求合作,通过妥协,通过找到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谓的“帕累托改进”,共生,共赢,共进。

  Don't be judgmental, since you only see one side of the picture.

  3) 选择决定人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个人选择的自由,我想,是美国大学给予每一个求学者最最宝贵的财富了吧。如果没有自由,又怎么会有入学时的“没有专业”? 如果没有自由,又怎么会有大学的自由选课和free curriculum?这种学术自由的背后,是对于个人选择的尊重和推崇。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而幸福的定义也应该是个人化的。

  说实话,这个关于人生选择,定义属于自我的幸福的终极命题,也是我自己一直在问我自己的。可能等我过完了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我所追求的的幸福和人生是不是最适合的,但是至少我希望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也曾未人云亦云过,也曾因为不喜欢Banking的bureaucracy和rigidity而选择放弃, 也休过学,也创过业,睡过一个月的办公室地板,哭过,感动过。。。

  留学后:未来在哪里?

  是的,我们总归是要离开“学生时代的象牙塔“的,总会有我们踏入社会,勇敢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的一天的。不少朋友,同学,学弟学妹都本科毕业了,我也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未来去向,很多极具代表性。

  总结起来,请允许我实话实话,我们留学生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劣势,以及很多工作摆明不要international的赤裸裸的歧视,最后我们在看到自己熬夜改出来的cover letter+resume一次次石沉大海,在一次次被告知interview failed之后,才发现原来梦想总是如此美丽而虚幻,而骨感的现实却残酷的不留情面。

  毕业去向一: Finance & Investment Banking

  虽然我自己在中途做了“逃兵”,但是我不得不承认:Goldman Sachs or Morgan Stanley的光环,百里挑一的录取率,一毕业就可以参与世界级公司的财务事务的机会,以及那世俗但却实用的,动不动就是100K美元的年收入,是很多留学生所不能抗拒的诱惑。

  目前来看,能去这些行业的,包括顶尖外资投资银行的IBD, Sales &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在纽约,香港或者北京办公室的,和一些低调但却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 hedge fund & investment vehicle的同学,绝大多数都需要来自美国最顶尖的大学。(美国有一个target school list)

留学问题免费答疑

提交成功

再来人福利:扫码进群,免费评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