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GPA的意义是什么?招生官如何看待美高/国际学校/普高的GPA?
GPA全称Grade Point Average,俗称绩点,是由学生提交长时间(3到4年)的成绩单进行加权/不加权计算得来。GPA堪称美国名校的敲门砖,美国高校根据学生的GPA,判断申请者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潜在的学术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是申请美国本科必备的材料之一。
那么GPA的意义是什么?招生官如何看待美高/国际学校/普高的GPA?因为可能有些同学家长对GPA的计算还不了解,小编也就在这里再次简单说一下GPA的计算问题。
GPA的计算
GPA的计算包括加权weighted和不加权unweighted。很多学校对于高难度课程比如Honor和AP课程会采取加权政策,常规课程满分4.0,而AP加权可以是4.5或者5.0。因此,我们就会发现,GPA满分明明是4.0,有些学生却可以拿到4.3。以GPA3.9举例,如果是课程难度很高,GPA不加权的话3.9就属于很不错的了,而如果这是加权后的GPA,那么3.9就比较一般。
UC加州大学的GPA又会采取另一种情况,它叫capped weighted——也就是说会给GPA设个上限,不让无限制的加权,比如我有10门AP可以加权,但只让算5门AP的GPA。
GPA的意义
GPA高,益处多!
在美国,GPA是证明申请者持续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UCB招生官Ravey曾说过,实际上,包括伯克利在内的很多美国大学,只把SAT当成一个门槛,它们更看重的是GPA(平均成绩点数)和课外活动。像伯克利对GPA要求很高,国际学生也不例外,必须达到3.4分。
假设两个申请者背景相似,那么GPA肯定高的那个意味着被录取的概率更大。虽然真实情况下申请者们的各方面条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个优秀的GPA至少在证明自身学术能力上已经占据了优势。
除此之外,大部分学校的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对GPA都有门槛要求,没有一个优秀的GPA,国际学生申请奖学金基本没有希望。进入美国大学以后,如需报名参加学术项目或是申请助教岗位,学校对GPA也有相应限制。
GPA低,没机会!
对于GPA,每个大学都会有相应的硬性指标,比如GPA底线3.0。在这里,GPA就好像一个门槛一样,如果你的GPA不够,等于说招生官根本不会看你之后的材料,直接“脆拒”。且即使你的GPA达到了3.0的标准,别人的GPA都是3.5+,而你只有3.3,那么除非你在“软实力”方面非常出彩,不然也很有可能在这一环节被“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