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误区都有哪些,应该怎样理解和避免。
留学申请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在大学申请和录取的过程中,申请者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误区都有哪些,应该怎样理解和避免。
误区1
如果不能被”梦校“录取
就不可能成功或者快乐
很多的学生心里都有一所完美的“梦校”,当学生不能申请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次申请失败了。
其实择校是一个立体系统,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尽可能多地了解大学的信息,多参观大学,分析大型州立大学、小型私立大学,还有其他类型的学校之间的区别。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要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大学,用负责任的心态对待大学生活。
误区2
在申请前必须搞清楚
自己想学的专业是什么
这明显是不实际的。大多数美国大学都认为,一个人在17岁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下半辈子想做什么——很多人甚至在毕业后也并不清楚。
这也是美国一直倡导“通识教育”的原因:让学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兴趣。很多大学直到大二结束才要求学生申报专业。
当然,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广泛领域:比如文科、理科,或者工科。
误区3
排名最高的大学
就是最好的大学
每一年,各大机构都会推出一份大学排名,其中U.S. News的排名关注度最高。很多学生在看了榜单之后,都会根据排名来决定自己想去的学校。
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理查德·肖曾经说过,“所有的大学排名都是有误导性的。”
杂志对大学的排名与预测学生未来的成功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当父母仅仅依靠这些排名来替孩子选择大学,选出来的学校可能并不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误区4
私立大学一定比公立大学更贵
很多人一听私立大学,第一反应就是:贵。但有许多私立大学会给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大降低了网站上列出的学费价格。
另外,私立大学的学生可能四年内毕业更容易,因为在许多大型州立大学,选专业会花掉更多的时间,这不仅增加了学费和生活费用,还让学生更晚进入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