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大学一毕业就出国读研好,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国读研好?
究竟是一毕业就读研好还是工作后读研好?这个问题成为许多明确想提升学历的大学生的烦恼——究竟哪个时间段去留学,才会让“个人收益”最大化呢?
我们随机采访了两位同学,来听听他们的想法:
小正:“ 我主张大学毕业就出国读研好。现在就业形势那么激烈,本科毕业找一份好工作太难了,国内考研竞争那么激烈,不如直接申请出国留学。不仅能为学历镀金,还能为就业缓冲一段时间,提升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兴趣并找到职业方向。”
小反: “ 我主张大学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国读研。谁说本科毕业找工作就难了?学历是敲门砖不假,但更看中的还是个人能力与潜力,毕业后可以先通过第一份全职工作实践出真知,后面再继续读研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
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有些片面了。不如跟着棕榈君一起深入浅出地客观剖析一下,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你的发展道路!
先工作再读研,我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根据《 2017 中国留学白皮书》报告显示:2017 年“已毕业”的计划留学人群达到 13% ,较去年上升了 4% 。
这说明当前人们对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的迫切度在日益提高,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留学的方式来寻求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或是继续深造某一个专业,以期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我们采访了 Nana ,来听听她的故事:
“ 我毕业于江苏某二本院校,计划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国读书。后来去了一家 NGO 工作了两年多,最远去到泰国,最穷去到国家级的贫困村,和当地居民一起住过窑洞睡过炕,而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帮助贫困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自己也是非常开心的。
其实我很早就有出国的打算,所以辞职之后就申请了去美国读 MBA ,后面来到一家医疗保险公司工作。出于自身对公共事业的热情,我又开始准备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申请(政策方向),最后拿到了哈佛的 offer !
如果本科毕业立马申请,按照我当时的 GPA 和各类成绩,肯定是要被刷下来的。正是因为有了 NGO 和医疗保险公司的工作经历,才让我逆风飞翔。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往后想从事公共领域做深入了解与职业发展。”
Nana 的例子不是偶然, 工作后读研,你可以有这些优势:
1. 留学的目的更明确,“实践+理论”结合,能对某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工作后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以及积蓄,可用于减缓留学的经济压力
3. 如果申请的研究生项目与本职工作相关,那么这段工作经历有助于申请更好的学校
与此同时,你也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
有人一边工作,一边考语言和标化成绩,像托福、雅思、 GRE 、 GMAT ,但工作压力与强度大,很难像大学阶段有相应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申请出国读研。而且毕业以后,像英语和一些基础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重新学起但考出来的成绩平平,难以申到自己理想中的梦校。
有人则会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与外界的影响,一方面是已经结婚成家,爱人不一定会支持自己远渡重洋去留学;另一方面是身边的影响因素变多,比如朋友的邀约、公司的团建等,都会占用工作之余的很多时间,导致备考强度大、时间紧。
先读研再工作,我想以更好的姿态开启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