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多起海外留学生自杀事件发生,人们终于开始正视起留学生门得心理健康问题。
海外留学,陌生环境,学业、生活等等,需要费心的事情有很多,压力剧增。直到多起海外留学生自杀事件发生,人们终于开始正视起留学生门得心理健康问题。
学子说:
跨文化压力是挑战
薇薇安(化名)于2017年入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专业是电子电气工程。在国内,薇薇安是师生眼中的“高材生”。到了国外之后,由于国内外教育方式不同以及教学用语是英语,薇薇安甚至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我们学校是名校,同学们都非常厉害。平时,我会比其他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但考试的结果却并不理想。渐渐地,我感到压力很大,也变得不自信了。”薇薇安说。
为了更快地融入当地环境,薇薇安选择住在学校宿舍。可没想到,住宿舍却加深了她在国外生活的压力。“宿舍里住的都是外国学生,她们喜欢晚上在厨房聚会。当地食物多是三明治、汉堡等,我吃不习惯,多数情况是自己做饭,但舍友常占着厨房,我就没法做饭,很是困扰。”
除此之外,薇薇安的舍友们都睡得很晚,习惯早睡又不喜欢参与聚会的薇薇安显得和舍友们格格不入。“由于文化差异,在我上大学后都没有遇到一个能交心的朋友,感觉很孤独。”薇薇安说。
和薇薇安的情况类似,王安娜(化名)是一个性格开朗且乐于交朋友的女孩,但她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书的1年半时间里,朋友圈里从未出现过一个外国朋友。“文化差异太大了,大家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所以留学期间交的朋友多是中国人。”王安娜说。
专家说:
学业压力居首位
就造成海外留学生们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曾帮助不少海外学子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鸣心理创始人、知名心理咨询博主潘鸣说:“除了学习压力和陌生的环境会给海外学子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外,学子无法适应当地的饮食,也会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老师呂催芳在《教育学术月刊》撰文指出,学业生活、语言适应、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方面这些压力源很少单独作用,多与其他压力源共同作用于中国留学生,如经济压力经常会与学业压力共同作用。其中语言适应是最为核心的压力源,语言障碍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学业表现,同时会与其他压力源如社会交往、生活适应等交织形成叠加效应。在众多压力源中,学业生活压力位居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