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父母学渣娃并不奇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多样性而变得迷人。
能认识到娃的平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理性。实际上,学霸父母学渣娃并不奇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多样性而变得迷人。
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弃“孩子的能力应该等于父母的平均值”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获养育孩子的快乐和坦然。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未来,是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未来。在那个未来,成绩只是一道前菜,我们应该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有一个充实蓬勃的人生。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学霸的后代,按道理讲也应该是学霸。
然而,世事难料,物极必反,很多事情并不按常理出牌,两个学霸的后代,也很有可能是学渣。
去网上搜一下,竟然发现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一抓一大把啊!
这些娃子是基因突变了吗?到底是怎么肥四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学霸+学霸=学渣的公式到底是不是成立。
知乎网友@chenqin根据2014年CHIPs数据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观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全国采样的数据,纵轴是爸爸教育情况,横轴是妈妈教育情况,分母是属于这种情况的在1980到1994年出生的被调查者总数,分子是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考上大学的人数。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
1980到1994年这15年间,出生的人口考上大学的比例大约是17%。
但在左上角红色方块内,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这些人群,娃考上大学的比例只有10%,远低于平均值。
而在右下角的绿色方块内,父母教育水平高于大专的,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则高达80%!
所以第一个结论:娃考上大学的比例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其实是成正比的。
两个学霸一定负负得正生学渣,这种猜测是没依据的。
那么,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娃就一定是学霸吗?网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负面例子?我们继续来看。
1980年到1994年出生的这些人都幸运的赶上了大学扩招,大学录取率17%,到了2001年出生的人也就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大学录取率更是到了25%。
而他们的父母当年上大学,录取率可比现在低得多。
按照比例来看,这批父母考上大学、大专的比例,和现在的学生考上211的比例差不多,都是3%左右。
如果将全体分子(子女考上211或985大学)之和去除以全体分母之和(父母水平均在大专或以上),然后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3%时,子女仍然处于前3%的概率只有——10%。假设未来的大学录取率保持不变,那么还会有这样一些推论:
1、父母都考上了985的,子女能考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2、父母都考上了C9的,子女能考上985的概率在一半左右;3、父母都考上了清华北大的,子女能考上C9的概率也在一半左右;4、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1%时,子女仍然处于前1%的概率只有……14.1%。
所以第二个结论来了:如果父母都是学霸,处于人群的前1%,那么在80%到90%的情况下,自家小孩都是会比自己更差。
综上所述,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娃成绩越好;但是娃想要和学霸父母成绩一样好,还要靠祖上积德。
是不是很绝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根据遗传学的定律,人类智商的遗传力在70%-80%。这显然和上面的数据不符。
但遗传学还有一个概念,叫“均值回归”。
啥意思呢?就是说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完全遗传给下一代,后代这一特征会慢慢向大众的平均值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