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再来人  |   活动资讯  |   资讯中心  |   留学热点  |   正文

罗振宇跨年演讲:教育在发生什么变化?

10 Jan 2020 · 再来人

教育在今天的范畴,应该是“人点亮人”,“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

  2019年12月31日,《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2019-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上海举办。4个多小时的演讲中,罗振宇从中国经济、消费市场、个人财富、全球教育、科技创新和中国制造6个要点分享了自己在过去一年的观察所获和学习心得。

  教育再次成为热点。罗振宇提到,“教育成了全民焦点”,也成为全民“焦虑”。教育在今天的范畴,应该是“人点亮人”,“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

  01.教育焦虑从何而来?

  提起教育两个字,摸着良心说,你什么感受?我的感受是,这个话题成了全民焦点。

  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在微信公众号,同时有“教育”和“焦虑”两个关键词的文章里,有3470篇,阅读超过了10万+,平均每天将近10篇。“家长”、“父母”和“焦虑”连在一起的10万+,有6751篇,每天18篇。我们这代父母确实很焦虑。

  假如陌生人见面没得聊,那就聊聊教育,准没错。立马让你有一种,在医院里遇到病友的感觉。

  我今年听说一个段子——

  两个北京海淀的家长聊天,一个问:我家孩子4岁,1500个英文词汇量够不够?

  另一个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我还听到过这么一件事: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波家长,用尽各种办法,偷偷摸摸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当然,补习班这事,学校是不提倡的。那没上补习班的家长呢?也没闲着。听说这件事之后,偷偷摸摸举报了这些补习班。

  那么,这个焦虑到底如何产生的呢?早几十年没这样啊。有很多种解释:

  有人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名校的毕业证,社会的好多门你都敲不开;

  有人说是因为经济发展了、教育工具多了,军备竞赛当然就升级了;

  也有人说人工智能要替代人类,把这一代家长吓着了。

  最开脑洞的一个解释是——因为当年那些高考的受益者,被高考、被大学教育改变命运的一代人,也开始养育孩子,冲进了教育市场。

  他们最相信教育改变命运这条道理,因此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这条赛道,让下一代重复这个过程。

  这就像玩游戏,突然有一批付费玩家集体上线,竞争怎么可能不激烈。

  02.教育焦虑的新样式

  我还不能劝你别焦虑,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不是说过吗:“假如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教育这个焦虑是解决不了的,但它会变换一种样式。

  坦率地说,人为了自己成长而感到焦虑,可能永远没有解药。人类文明本来也依托于此。但你有没有想过,焦虑会变换成别的样子。

  沈祖芸老师在过去的一年内访谈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了全球25所中小学校、12所世界名校,她发现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虑一个问题:工业时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

  这份报告里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即使你不是搞教育行业或者没有孩子,也值得你细品。这句话就是: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

  你就想想,今天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哪件事不是一个综合挑战?别说做一个新产品、组织一场大活动,为你娃找个好幼儿园,给家里的房子装修,对你来说,哪个不是挑战?哪个挑战跟以往是相同的?哪个挑战是只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能应对的?

  就拿今天这场跨年演讲来说。它的总指挥是这个女孩,正好30岁,同事都管她叫诺诺。

  她大学学的专业是中文。毕业第一年,就进了我们公司,就开始当跨年演讲的总指挥。那她干的是个什么活呢?

  你看这些活,她一个都没学过。但是哪个活出问题,都得找她。你说她干的是个什么活呢?凑了半天,她这么说:我干的是跨组织的“翻译”和整合。

  你要问我在大学里学啥专业能干这个工作?我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大学里肯定不可能这么教,因为变化太快了。

  03.学校的自我进化

  为了应对这个变化,有一些学校已经在往前探索了。

  沈祖芸老师在过去一年,走访了很多学校,让我们看看有哪些探索正在发生。你会发现,很多学校已经从题目入手,来重新组织课程体系。比如咱来看一道小学里的考试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这道题,问的是:如果你想增加一个节日,增加哪个节日,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想减少一个节日,减少哪个节日,理由是什么?

  你看,这都不是考你任何领域的知识,这是给你一个真实世界的挑战,看你如何应对它。

  再给你看一道中学语文题,这是我去参观北京一所名校的时候,随便走进一个教室,正好赶上学生们在学《史记》。怎么学呢?背司马迁的生卒年份,还是朗读精彩节选?都不是,他们的任务是:给任意一个《史记》里的人物写一份求职简历。

  这还是一个真实世界的挑战,它牵扯的知识有哪些呢?

  以给刘邦写简历为例吧。

  首先,你得对刘邦的生平背景足够了解,有哪些工作经历,擅长做什么,有哪些社会上的人脉资源;

  其次,你得了解他应聘的那份工作吧。比如说你要让刘邦应聘金典牛奶在上海市场的销售总监,你得知道这个工作需要什么能力吧;

  更重要的是,你还得有本事穿越到刘邦的内心,站在他的立场上,帮他通过这份求职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销。

  你看,这就叫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

  当你还以为学校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了自我进化。从教学阶段开始,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

留学问题免费答疑

提交成功

再来人福利:扫码进群,免费评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