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再来人  |   活动资讯  |   资讯中心  |   留学热点  |   正文

最新海归就业调查:为何归来?谁最需要他们

10 Jan 2020 · 再来人

新时代的海归群体逐渐成为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力量,为推动中国全球化进程、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

  一个多世纪以来,广大留学人员在几乎每个历史节点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世界级国际人才良性循环现象,新时代的海归群体逐渐成为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力量,为推动中国全球化进程、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回国发展已经成为出国留学人员毕业或完成实习、短期就业后的主要选择。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出国留学人员中已有432.32万人在海外完成学业,其中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

  留学生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跨文化沟通能力非常强,在全球化时代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可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助力海归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作用,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自2015年起就开始对海归进行追踪研究,持续对海归的发展情况、趋势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促进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近年来,部分国家单边主义抬头,相应的国际贸易、投资和各领域的合作不得不降低预期甚至停滞下来以规避风险,国际间人员的正常流动和交往受到影响,海归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从海归就业创业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20份)和智联招聘平台的海归就业大数据两个方面对2019年度海归发展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当代海归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总体趋势

  “90后”,尤其是“95后”的新生代海归成为回国大潮流中的主力军。

  “具有国际视野”超越了“具有优秀的第二语言”成为海归回国的主要优势。

  教育/培训岗位对海归的需求量最大,需求比例远高于供给比例;高级管理与财务/审计/税务类岗位的海归人才供给高于需求。

  海归的薪资超过了当地的平均工资,但海归的就业供需匹配仍存在失衡状况。

  海归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的城市,但选择“回乡”的海归越来越多。

  对于国内公司“996”的加班文化,大部分(76%)受访海归持否定态度。

  基本特征

  从性别分布来看,受访海归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其中男性占比为45%,女性占比为55%。

  从年龄分布来看,受访海归多集中于90-95年(不含95年)年龄区间(下称“90后”),占比达52%;其次是80-90年(不含90年,下称“80后”),占比达27%。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5后”受访海归占比为17%,较2018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80后”“90后”受访海归占比在2019年较2018年分别下降8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新生代海归正在发展成为海归就业创业的主要力量。

  从工作经验来看,六成以上受访海归工作经验不足3年。其中,受访海归中具有“1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占比最高,达到37%,其次为具有“1-3年”工作经验,占比27%。

  留学收获

  “体验他国文化与生活,丰富个人阅历”是受访海归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近四分之三受访海归认为其留学收获达到甚至超过预期。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继续成为受访海归选择出国留学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1%,较2018年升高了5个百分点;“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与“磨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仍为第二与第三大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7%与45%,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随着教育理念的多样化与教育信息更加快速的沟通,“所学学科在国外更有优势”(22%)成为受访海归选择出国留学新的诉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并且能够去选择对于自己就读专业更有优势的环境。

  受访海归中近四分之三的人对“留学收益是否达到您的预期”持肯定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留学收获达到及超出预期的比例为72%,其中,选择“收获大于预期”和“收获远大于预期”的受访海归比例分别为23%和13%,选择“收获和预期差不多”的受访海归比例为36%。

  留学收获未达到预期的比例为27%,其中认为“收获低于预期”和“收获远低于预期”的受访海归比例分别为20%和7%。

  回国发展

  2019年,“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60%)仍是受访海归选择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42%)继续位居第二。

  “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则以22%的比例位居第三。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对留学生回国发展的影响依然较大,选择“国外的政治或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学生发展”的受访海归占比为20%,虽然较2018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但另有14%和13%的受访海归选择了“在国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签证到期必须要回国”,反映出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影响下,国外就业市场与签证/移民政策对留学生的限制同样发挥了将留学生“推回”国内就业市场的作用。

  在海归发展优势方面,受访海归表示,“具有国际视野”带来的优势超过“语言沟通能力强”成为其在国内发展的最主要优势,占比从2018年的59%上升为2019年的68%;而“语言沟通能力强”的占比则从2018年的73%下降至59%。

  随着国内高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以及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受访海归认为其在国内发展的语言优势正逐渐下降,而国际视野带来的优势则随着我国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而不断提升。此外,其他主要优势还包括“更加独立”(32%)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强”(29%),占比同2018年相比并未产生显著变化。

  “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23%)仍然是受访海归在国内发展的最主要劣势,但相较2018年的59%已有显著下降。而“国内人脉关系较弱”(22%),“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发展和发展需求”(22%),“所学专业在国内的匹配度不高”(17%)和“回国时间与国内招聘时间错位”(16%)在占比方面与第一项劣势相差不大。

  这些劣势与海归在国外时接触到的国内就业市场信息相对不足,且国内招聘方对于海归特点的了解有限有一定关系。建立专门的海归与国内市场信息的沟通机制将有助于缓解这一现象。

  在对“促进海归发展的政策需求”调查中发现,“完善海归人才就业服务机制”代替“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成为受访海归最主要的政策需求。

  前者的占比由2018年的57%大幅上升至2019年的78%,后者的占比由2018年的65%下降至2019年的58%。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更多海归的关注点正从“能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向“能够在国内就业市场找到适合的工作”转移,这也同样能归因于海归在国内发展的劣势,建立适合海归的就业服务机制是大多数海归较为迫切的需求。

  此外,“搭建青年海归交流平台”的占比相较2018年的18%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在2019年达到了33%,排位从2018年的第5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3位。受访海归希望通过平台找到更多有共同话题和经历的人,也希望通过获得更多相关建议,以减少其在求职和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不必要成本。

留学问题免费答疑

提交成功

再来人福利:扫码进群,免费评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