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再来人  |   活动资讯  |   资讯中心  |   留学热点  |   正文

国人吐槽毛坦厂中学“不人性化”,美版毛坦厂中学在批量“生产”藤校精英

26 Jul 2019 · 再来人

今天小编与您分享一篇关于一所“特殊”美国高中的文章,希望能带给您对教育的多维理解。

“像疯狗一样血拼,三十天拿下数理化”

“掉皮掉肉,流血流泪,不留悔恨”

“干得很,考得棒”

“距离高考还有50天”

......

喊着这些口号的毛坦厂被“专家”批评成为冷冰冰的工厂,学生像原材料一样在毛坦厂中学的高考车间里挤压、锻造、打磨成形,来年6月被制造成“高考考生”大量出品。进了毛中,时间就变成了压缩饼干,你得一点一点费力地啃。学生每天6点就开始早读,一直到晚上10点50下晚自习。11点多到家,再写上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通常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午饭、晚饭各半小时,真正吃饭的时间只有10分钟。有的班甚至要求学生统一时间上厕所,以免午休时,进进出出影响别人休息。

高考工厂扭曲人性吗?肯定是有的。

可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被称为高考工厂的地方,使无数平民子弟避免了进入工厂的命运;也恰恰是这些被认为消灭人性的地方,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更像人样。像“毛坦厂中学”批量生产“重点大学种子选手”的学校,在美国同样在上演,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毛坦厂中学的成功,并不是靠智慧”这个小标题来自一位毛坦厂中学的学生。这位学生曾经告诉媒体,在毛坦厂中学,学生们上厕所、吃饭等人体最基本的需求也被规定了严苛的时间。

而美版“毛坦厂中学”正在加州洛杉矶上演……

一所名为惠特尼高中的公立学校,在2016年做过统计,这所加州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共有156名高中生毕业,共收到全美各类高校的822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14份常春藤盟校的录取通知书和以及其他全美一流大学的250多份录取通知书……曾获得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的记者爱德华·休姆斯,花费了一学年的时间,在这所学校“蹲点”。

他以《梦想的学校》一书,描述了这里的校园百态,记录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们面对的压力、怀抱的希望、心中的忧虑。在他的笔下,爱德华·休姆斯写道: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由于学校享有极高的声誉,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庭都无法抗拒它的“诱惑”,更是吸引来了大量来自亚洲的中产阶级家庭。成千上万中国和韩国移民为了孩子的教育,花高价购买当地小镇的学区房,这类中产阶级移民父母往往学历都不俗,他们放弃事业给孩子陪读,并在这里定居下来。

家长期望大,学生的压力也不小。过去10年来,每年春季加州标准测验后,学校会依据考试成绩招生,只有考分名列学区前四分之一的学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为了顺利通过竞争激烈的入学考试,在学校附近开设的各类课后辅导班越发火爆。纽约市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Pyong Gap Min发现,在中国和韩国等国的多次移民浪潮之后,亚洲辅导行业的痕迹就出现在了美国。

艰苦备考当然带来了回报,来自不同背景的亚裔学生,在纽约最具竞争力的公立学校里占据了大多数。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惠特尼高中共有1000多名学生,其中75%的学生为亚裔,白人学生的比例仅为7.3%。在史岱文森高中,四分之三的学生是亚裔,在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和布鲁克林技术高中,亚裔学生的比例超过60%。而一旦这些学生进入惠特尼中学,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即将迎来压力重重的6年中学生涯。很多人都把6年后的目标设定为全美知名大学,尤其是“HYP”——H指哈佛大学,Y指耶鲁大学,P指普林斯顿大学。

极高的目标,与家长对学生的重视也不无关系。他们不惜斥重金为孩子们报名参加校外辅导课程,或者聘请家教进行个别辅导,有家长甚至因孩子在考试中没得A而打电话“声讨”老师。

为了提高录取率,惠特尼中学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成绩好,在课后活动中也要十分活跃。学校组织了艺术表演、摄影展览、奥林比克数学竞赛、辩论赛、足球运动等不同形式的赛事和活动,如此种种,都为学生被名校录取增添了筹码。不过也有老师提醒学生,你心仪的大学很在意学生是否全身心地参与一项活动,因此“你得专一”。

留学问题免费答疑

提交成功

再来人福利:扫码进群,免费评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