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再来人  |   活动资讯  |   资讯中心  |   留学热点  |   正文

美国对于学生”优秀“的考察,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样

17 Apr 2020 · 再来人

为什么兴趣广泛、成绩优异的孩子会被拒绝?连这样的孩子都会被拒绝,我的孩子成绩没她好,兴趣没她广……这还有戏吗?

  这些年,每年留学家长圈里都流传各种“阴谋论”:XX的孩子成绩全A,获过国家级的奖,居然没有被录取;一个成绩中上,没获过奖的孩子,居然被顶尖学校录了。美国招生肯定有猫腻,不公平!但实际上,美国对于学生“优秀”的考察,可能跟您想象的不一样。

  之前,美国华人家长圈热门讨论去年申请的一个孩子。先看看她有多优秀:

  GPA 4.0、全美AP学者奖、北美高中quizbowl比赛州冠军队主力、钢琴11年、作曲5年、获得国家级钢琴比赛B组最高奖、10岁时出版两本小说、当地电台主持人、上过当地报纸、累计300小时公益活动、跆拳道黑带……

  但结果是,她报考美国排名前25的大学统统失败了!

  为什么兴趣广泛、成绩优异的孩子会被拒绝?连这样的孩子都会被拒绝,我的孩子成绩没她好,兴趣没她广……这还有戏吗?

  中国学生的优秀太“标准化”

  美国不少大学的招生观在评价中国留学生的申请时,最长提到的一点就是:中国学生优秀太标准化,缺乏个性。

  家长们关起门来,通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或者至少有一门特长。但现实是,当你把你的孩子放到全球同龄人的精英库里,你会发现,她也许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出众。

  我们做教育咨询,会发现“优秀”的孩子有一些共性:托福成绩100+分,SAT 成绩1500以上;担任班长、大队长等等;专注一两个运动项目,通常是篮球、排球、跳舞或冰球;会弹钢琴;得过一两个科技或者其他的奖。

  当你问他为什么要来美国念书?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因为美国很多元化,我希望挑战自己;或者我不太喜欢标准化的考试生活。

  这样的孩子单独拿出来一个,你会觉得挺棒的!但是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们缺乏个性,都“优秀”得太标准化了。

  而美国的学校恰恰喜欢的是个性化的孩子。打个比方,前些年冰球在中国不常见,一个打冰球的中国孩子,可以让美国的招生官眼前一亮;但随着冰球越来越热,成了中国精英家庭的标配,打冰球已经不再是亮眼的特色。

  那怎样才能突出个性?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运动?我们的答案是,冰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标配”。

  孩子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兴趣和思想当中,而不是技巧方面。

  希望家长能够“返璞归真”,让孩子在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里深入发展。当孩子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她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热情。

  在美国面试的时候,当孩子一走进房间,谈论她有兴趣的事情,她的能量场会自然变得很高。美国的学校很喜欢那种有热情、能说、有想法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美国的学校看重的,不是孩子现在看起来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标配”,而是她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在某个领域引领别人、超越时代的人。

  当你看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允许孩子创造和探索,把孩子培养成将来可以成功并引领世界的人,那招生官看到自然也会被他/她感染。

  中国父母往往有这6个误区

  1

  过于喜欢展示孩子

  父母喜欢比较和展示孩子。有的父母会做好PPT、展示册,拿去给招生官看。

  然而,招生官希望和家长有一个自然的沟通交流,你可以顺畅的谈论自己和孩子;如果你特别希望做一个PPT展示孩子,那招生官更希望看到孩子自己来介绍自己,而不是由爸爸妈妈代劳。

  2

  过于结果导向、操心过度

  家长们希望问学校一些功利性的问题,比如:你们学校今年哈佛录取了多少?为什么斯坦福一个都没有?

  以升学率为导向,这是美国教育者不愿意看到的。家长如果关心学校的学术情况,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提问。

  不要过分的操心孩子,询问学校有没有中餐?饿了可不可以用中餐点外卖?你要相信,其他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正常的学习生活,您的孩子也可以(除非她因为先天原因,需要特殊照顾)。

  孩子的适应性和独立性,是美国学校非常看重的。

留学问题免费答疑

提交成功

再来人福利:扫码进群,免费评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