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冲击世界名校?雅思,GPA成绩高还不够,名校招生官:80%的同学还没意识到,科研经历在冲击TOP30中有多重要……
想冲击世界名校?雅思,GPA成绩高还不够,名校招生官:80%的同学还没意识到,科研经历在冲击TOP30中有多重要……
近几年来,竞争名校变得越来越激烈和复杂。过去准备申请,只要标化成绩优异,再加上一些比如说社团活动、国际志愿者的经历就足够出彩了。
但现在,孩子们的申请背景往往同质化严重。不管是在提升GPA方面,还是课外活动上都很难找到亮点。
好在,无论申请形势和录取标准如何变化,招生官始终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术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考核因素之一。
这一点,也在招生要求里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明确地提了出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2018年,QS排名前50的海外高校的本科申请中,有超过33所明确提及了要求提交科研作品或相关的材料。
比如MIT的所有本科专业申请均要求提交一份研究项目作为补充材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议学生在申请表附录部分附上额外的学术相关材料。
2019年,普林斯顿大学在申请中,要求学生提交一份Writing Sample,这相当于替代了对SAT和ACT的写作评估,直接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水平。
注意到这一新风向的同学,不少都通过展现自己的科研经历,在录取季拿下了不错的offer。
通过科研,他们拿下梦校offer
以19年学员为例,
录取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A同学,跟随哈佛博士做了一个kaggle竞赛科研项目,并产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项目报告。这段经历很好地补充了TA在专业能力上的不足,使得同学成功录取到心仪的专业。
B同学一直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却缺乏相关经历。在学术顾问的匹配下,参加了一位双一流教授的心理学小班课,并且有科研成果报告产出。这份报告成功助力TA录取了到范德堡大学(25所新常春藤盟校之一)。
在许多美国顶尖高校招生官眼中,学术背景对于美国大学来说是一切的基础。而经历参与科研不仅体现了学术能力,还能从侧面展现出孩子对专业的热爱、良好的个人品质和潜在可培养性。
而在今年,申请者过往科研经历的含金量和丰富程度,甚至将极有可能成为招生官决定是否录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做科研
客观来讲,孩子对科研感兴趣不代表着一定有机会参与。比如说孩子还处在低年级,学科知识储备还不是很多,找不到合适项目做;又比如说老师不合适,没有海外大学学习和任教的经验;
而且,今年受疫情影响,海外暑校/暑研纷纷取消或退费。因此,最终能够把科研经历提交给学校的同学,比例是很小的。
更加危险的是,不少大学甚至已经开始减弱甚至直接取消对标化成绩的要求!
比如说MIT不再看SAT2成绩,CWRU、TSRI、Tufts等大学将采用“Test Optional”政策,加州大学面向2021年新的本科申请者,提出“ 暂停要求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
这等于直接在告诉所有人:缺乏丰富经历和背景的同学将再难从数以万计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更多留学资讯及海外时事,请点击关注再来人留学,可以信赖的高端留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