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同学
学员背景情况
????GPA:3.6+
????GRE:325+
????TOEFL:105+
????陆本
录取院校
Yale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Biochemistry, Quantitative Biology, Biophysics and Structural Biolog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Bioengineering
01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科研项目是成功的关键
是否出国对于我不算是一个困难的选择。车到山前必有路,要迈出的这一步就成了一种必然,出国于我,即是如此。
得益于中学相对良好的英语基础,GT都是在考前根据学长学姐提供的资料认真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就顺利出分了。
标化的学习完全因人而异,但我还是在这里提一个小建议:备考期间可以注意培养语言的感觉、去享受英语这门外语,比如在休息的时候随意看些英文影视作品、播客等等,毕竟这时候的能力提升能帮助我们将来更顺利地在国外生活。
我在大二参加了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现在回想起来,以团队项目打破的实验不顺利的枯燥与消沉、作为我的科研初探索是非常棒的体验。
更为宝贵的是,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为革命友谊干杯。一群人合作近一年,查文献头脑风暴、独立设计并开展实验、分析数据并制作wiki总结展示、去波士顿与不同国家的同学分享成果。
这个项目的选择和推动是完全由我们学生把握的,这样的自主充满风险和挑战,也让我们更能投入更有成就感。
接着,和所有同学一样,我借助校内的各色本科生科研项目,进入了课题组开始了自己的课题。
我很欣赏本科导师的那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研思维,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逐渐入门、小有起色。
另外那些原本做湿实验的同学不妨大胆去尝试一下干实验,一方面技多不压身嘛,干湿结合会为课题选择开辟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国外名校的科研经历可以成为简历上出彩的部分。
02
怀着忐忑的心情
去享受面试
等面试通知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开始会天天刷邮箱、知乎...整个收offer和拒信的过程也确实刺激而难忘。
我对脆拒这个事情看得比较开,排除彩票校不说,申请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随机性,大可安慰自己不是天选之子罢了;但对有面试的学校会格外紧张,似乎面试后收到拒信等于他们不认为你不具备做研究的潜力,这可太难受了。
所以在准备过程中,我也督促自己坚持文献阅读、归纳思考,同时,看看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背景更新理解,为发展规划做好信息储备。
面试这一环节很感谢再来人的导师,每次收到面试通知以后,老师都第一时间给我整理好该校往年问题,回答技巧,看重条件等内容,我也有了更充分地面试前准备内容。
再来人导师告诉我面试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应该给面试官留下:嗯这个同学对这个科学问题的理解很深,这样一个印象。
很多时候面试你的教授只是大同行不是小同行,所以不用刻意展示细枝末节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很会做实验,教授身经百战一眼就看明白了,而且如果他们对细节关心的话会继续提问的。
虽然在最初的几场面试我十分紧张,但是后面也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去享受和他人沟通过程了。
03
再来人phd丰富的申请经验